English

卖花人去路犹香

2005-01-07 13:53:00 来源:博览群书 钟兆云  我有话说

“远景就在眼前”

2001年秋,我突接来自南宁的电话,说台湾一位叫沈登恩的出版人找我,想出我的书,盼能和我直接联系。后来沈登恩就和我通上了话,一开口便埋怨找我好苦,那口气像是多年失去联系的朋友。他说初夏在台北买到我那三卷本长篇小说《奇人辜鸿铭》(中国青年出版

社)后,爱不释手,一口气看完,希望能由他们远景公司来出繁体字版本。还说他早就对辜鸿铭发生了兴趣,在出版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译本时,就在图书广告中涉及辜老爷子。写东西不就是为了传播么,我素知辜鸿铭在台湾知音不少,这部花费六年心血的作品能有个台湾版本,岂不是好事?我的语气显然让他大喜过望,表示马上随出版合同寄上几本远景所出图书来,以便让我对远景出版有个大致了解。

收到远景所出之书,感觉不仅品位高雅,纸张和装帧也属一流。其中沈登恩为林语堂《苏东坡传》封四亲撰的广告语言简意赅,颇有见地:“有史以来,中国人直接用英文写中国,有两位最成功的,一位是辜鸿铭,一位是林语堂。辜鸿铭是毛姆笔下‘享誉国际愤世嫉俗的学者’;林语堂是赛珍珠笔下‘根深于过去,盛开于现代’的‘现代作家’,他们都是福建人,他们笔下的英文,全没中国味;他们笔下的中国味,却全是英文……”这让我明白了他喜欢辜鸿铭的缘故。

同时寄来的还有传媒关于他的报道,由此我略知他近二十多年来创办远景出版的甘苦历程和在文化传播事业上所做的贡献。远景林林总总的书目中,有许多是我熟悉并敬佩的作家的作品,也有林行止、张五常这样的新面孔,从远景一口气给他们出上十本乃至七十多本书中,可见出版人非凡的眼光和气度。

谈妥出版事项后,我于2002年1月底给他寄出了全书的磁盘。这年春节,他电话拜年,说争取在三四月份来福州看我。在节后收到他随签好的合同寄赠的远景新书《哈利波特背后的天才――罗琳传》中,《辜鸿铭》三卷本已赫然列入远景出版书目中。《罗琳传》的出版日期是2月,看来沈登恩在和我电话谈判前,已胸有成竹地单向定下了这桩版权贸易,并以最快速度打出广告、放出风声。

“远景就在眼前”!想着远景出版这句堪称一流的广告语,想到大陆作家好些人的书是先在海峡那边红火起来的,我心里不免撞鹿般地鼓动着一个祈愿:身处马年,马到成功。

4月8日迟暮,大雨滂沱,当我在福州长乐机场接着一个手推一大箱子书其貌不扬的小老头时,怎么也无法把他和名闻遐迩的文化人、出版家联系上,心里想到的是辜鸿铭晚年那“梅干老头”的绰号。我很感动,他此番于电闪雷鸣之际冒了些风险从天上飞来不说,单说他为不耽搁此次福州之行而在香港谢绝李嘉诚邀见,便可见其君子之风。在他肩负手推的大箱小箧里,有我重达5公斤的校样稿。

君子赠人以书

沈登恩随身带来了许多远景所出好书,一古脑儿地送给我这个“远景的朋友”。

远景推出的每本书都包含着沈登恩的出版理念,也几乎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比如鹿桥的《人子》。当这部小说于1975年在台湾《联合报》开始连载的第二天,胼手胝足初创远景的沈登恩便敏锐地觉察到了此作的价值,想方设法找到鹿桥的电话和他谈出单行本。这位以《未央歌》在台湾红极一时的旅美作家一听对方是无名小社,故意夸口其稿费跟海明威一样高,你们付不起。当时鹿桥的稿费标准是一字一台币,《人子》约计15万字,而沈登恩创办远景总共投资不过30万台币。结果沈登恩二话不说,通过银行贷款,当天就把稿费悉数汇给鹿桥,签下了《人子》的出版合同。后来台湾有七家出版社找到鹿桥,得知已被沈登恩捷足先登而扼腕长叹。《人子》至今已重印二十多次,创办不到一年的远景出版一炮走红,成为不可抹煞的存在。

说到传奇般的出版轶事和经营理念,尤其说到跻身出版界的得意之作,沈登恩显得意气飞扬,妙语连珠。“办出版就跟办报纸一样,最好抢独家,先人一步,成功几率就高。”“出版社的成功在于它的风格,不在于规模大小。远景最大的特色,是出版我自己喜欢看的书,很少被市场所左右。”我想这不仅是他的经验,而且是他这么多年来始终坚守的信条。

在远景出版的书目中,有七十多本林行止(林山木)的著作。林行止的著作近年在大陆影响日大,这背后有沈登恩的努力。早在1975年,沈登恩偶然在香港得到林行止的第一本结集作品《英伦采风》,从此成为林行止的固定读者。当时《信报》还不能空运台湾,他就托朋友每周给他寄《信报》上林行止的社论“政经短评”剪报。由于林行止的政经评论常常批评台湾当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书在台湾一直被禁止出版。沈登恩心爱林行止的著述,决心冲破禁忌,为此向“上头”展开游说:“其实,他是爱你才批评你。”几经争取,远景公司终于1989年抢得先机,率先在台湾推出“林行止作品集”,立即受到台湾读者的极大欢迎。2000年,沈登恩带着林行止的几十种著作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诚恳地说:“我是想帮祖国大陆打开一扇窗。”如今,这扇窗已经洞开,林行止著作在大陆读者中很受欢迎。

沈登恩对我谈了林行止不少趣闻逸事。譬如:林行止年轻时在金庸的《明报》工作,和女友首次约会,本来说好去看电影,到了约会时间他却先带着女友去报馆交社论再去影院;从周一至周五,他躲在家里闭门不出,埋头读书写作,早睡早起――凌晨两点睡觉,早上六点起床;他离开金庸报馆自创《信报》以来,一贯低调,很少召集手下开会,偶尔去办公室都是“偷偷摸摸”的,以致不少报馆职员甚至不认识老板。沈登恩坦陈自己对林行止的钦佩之心,说,他平时也给《信报》写稿,林行止所开稿酬为数不菲,但他从不领取,时间一到便让酬金自动退还林行止账户,而他独保存林行止别具一格的签名支票。他专门让我欣赏了林行止签名的一张面额上万港币的支票,“林山木”三字龙飞凤舞,如林像山。

围绕出书写作天南地北的闲谈中,我问及沈登恩是如何在我单位搬家的情况下找到我这无名草寇的电话的。他笑而不答。后来,我从《信报》林行止的一篇题为《江东子弟之卧虎藏龙》的文章,提到沈登恩在香港看了电影《卧虎藏龙》后,马上奔赴大陆,在茫无头绪之下寻找《卧虎藏龙》原著作者王度庐的后人购买版权,几经周折,终于如愿以偿。我想,这个故事可以为许多似我这样的不解之谜揭开答案。

沈登恩说:“给作家出书就是交朋友。”他告诉我,他和林行止成为经常互发传真道晚安的朋友,也正是从出书开始的。这类朋友中还有李敖和金庸。

推动李敖重返“江湖”

关于沈登恩和李敖的交往,我还在和远景正式签约前就已从李敖的有关回忆知道些许。

李敖于1976年底出狱,做了两年半的冬卧隐居“蛰龙”后,“一个最有眼光的出版家”(李敖语)三顾其门,他就是沈登恩。当时基于政治考虑,沈登恩的构想是重版李敖两本当年未被查禁的书――《胡适研究》和《胡适评传》。李敖却说:“李敖十四年被封锁,如今重返江湖,只出版两本出过的书,未免太寒酸了,总该出一本台湾没发表过的。我在受难期间,在香港出版过一本《借古不讽今》,如加以增补,改名《独白下的传统》出版也不错。”沈登恩这个“在出版界反应一流的人”立刻赞成,于是两人便秘密筹划出版事宜。沈登恩找来苏宗显为李敖秘密拍照,再由黄金钟设计封面,梁正居封面摄影。末了,沈登恩又想了个点子,请李敖在扉页来段夫子自道的题辞。李敖也不推辞,一气呵成那个有名的“牛皮式”广告:

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

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

李敖,李敖,李敖,

嘴巴上骂我吹牛的人,

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

沈登恩看后,拍案叫绝,又请李敖写篇全书简介,李敖再次命笔:

《纽约时报》说李敖――“受人欢迎的青年作家”,“以写讽世文章出名”,“当地标准下的一个野人”;《圣路易邮讯报》说李敖――“中国传统的著名批评家”;伦敦《中国季刊》说李敖――“一个得人心的英雄”;香港《星岛日报》说李敖――“有才气有勇气,还有挟才勇俱来的流气”,“四十一岁了,盼他重新执起笔来。”

李敖自写《传统下的独白》闯祸起,被追诉多年,一直翻不了身,这本《独白下的传统》,是书名翻身,不是他。李敖大隐于市,常常几个月不下楼,神龙首尾皆不见。这本重新执笔的新书,聊可如见其人,并为仇者所痛,亲者所快。

远景过去没有李敖,李敖过去没有远景,现在,都有了。

沈登恩极为欣赏李敖写的广告文字,认为广告文字必须浓缩而奔放,李敖在这方面得心应手,可谓千古独步。

正如李敖所言:“沈登恩不但是一流的出版家,并且是一流的李敖推销家。”在出书前夜,沈登恩找到好友、《中国时报》副刊主编高信疆,密告自己要为李敖出书,明日就可上市。见地过人的高信疆对李敖也慕名已久,恳请沈登恩延后一日发书,使他有机会说动《中国时报》“余老板”配合宣传。最后,在《中国时报》老板余纪忠的默许下,出书之日,也就是上报之时:《中国时报》不但在副刊版大幅刊出李敖的《快看〈独白下的传统〉》,还派人专访李敖,于1979年6月6日社会版刊出《李敖变了吗?看他怎么说!》。这是台湾报纸首次图文并茂地大胆介绍从牢狱出来后的李敖,反响极大,台湾岛内奔走相告:历经“告别文坛”、坐牢、隐居的李敖,以震天动地的方式复出了!

后来,李敖在其回忆录有云:“(1979年)复出后最风光的四件事是出书、上报、结婚和离婚。出书是由远景出版公司沈登恩推动,上报是由《中国时报》高信疆邀写专栏……”

呼吁为金庸武侠小说“解禁”,首倡“金学”

远景出版的“金学研究丛书”多达30种,每本书的封底,都有沈登恩亲撰的广告词:

  世界之大,只有中国才有武侠小说。

天下武侠作者奇多,繁星满天,独有金庸才是侠之大者,众星拱月。

每一个人都需要童话,每一个人也都将长大。长大的大人要看成人童话。除了金庸的武侠,天下没有第二家成人童话。

曹雪芹写成一部《红楼梦》,道尽中国的人生,后人读红楼,感慨系之,生出千百部“红学”研究丛书。

金庸作品集,一十四部,三十六册,读者遍布全世界各个角落,中国人一读再读,左看右看,还是金庸。

这段话,道出了世界众多华人读者对金庸武侠小说的普遍感受。金庸的武侠小说已被尊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瑰宝。无论达官贵人抑或平民百姓,不管是学者教授还是贩夫走卒,无论是老人还是妇幼,从中华大地到欧美加拿大,金庸迷遍及各个阶层各个地方。照小说家倪匡的说法,金庸的武侠小说是“古今中外”、“空前绝后”。作为在台湾第一位正式印行金庸武侠小说,继而率先提出“金学”的人,沈登恩以他独到的眼光和勇气,在台湾文化界、出版界大出风头。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降,金庸的武侠小说即开始风靡港澳,但因种种原因,在大陆和台湾的中国人,除个别得自地下渠道者,几乎不知其名。沈登恩清楚记得:他是1975年初,从香港朋友手里得到一套《射雕英雄传》的,一天一夜工夫就把全书看完了,脑海里全是黄药师、黄蓉、洪七公、郭靖、周伯通、欧阳锋等人的影子,好像跟许多的侠客英豪把臂而游。接着他又想法弄到了几部偷偷流进台湾来的金庸小说狂读。他感到金庸笔下的世界实在太精彩太浩瀚了,那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有时孤傲得像“一任群芳妒”的梅,有时孤寂得像荒漠里的野鹤,有时悱恻得像一卷唐诗,有时义烈得像一册史记,直让他叹为观止,辗转难眠。

喜欢金庸小说何止沈登恩。据说,蒋经国有次在年末记者游园会中,与海外学人历数《射雕英雄传》中的英豪。曾作国民党总统的严家淦,也派人找民间盗版的《射雕英雄传》来看。孙科在病中还念念不忘金庸小说。沈登恩从香港、澳门、新加坡的朋友那里得知,在港澳和新加坡的地铁、渡轮上以及巴士、电车中,不少人的手上都有一部金庸小说。刚办远景不久的沈登恩奇怪:怎么台湾竟然没有出版?他四下打听,才知台湾当局一直视金庸为“左派”而将其所有小说列入“查禁目录”。而颇值玩味的是,时任国民党“新闻局长”的宋楚瑜,私底下竟向沈登恩借阅《射雕英雄传》。沈登恩坐不住了,拿出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先和金庸签下出版合同,接着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应当解禁金庸作品之议。

在游说当局时,他向“新闻局长”宋楚瑜作过一个精到的说理:明末期间,在《水浒》争议甚大并遭主流文化禁忌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却大胆地把其文学价值拿来和《庄子》《史记》相比,这种超卓见解和胆量,当时吓倒了许多读书人。不仅如此,这位怪杰还摆脱当时“诲盗”的道德批评,亲授此书给10岁之子,让儿子知道此书的好处,其曰:“如此书,吾即欲禁汝不见,亦岂可得?……今知不可相禁,而反出其旧所批释,脱然授之汝手。”费尽周折,沈登恩终于在1979年9月得到“上峰”的一纸公文,言“金庸的小说尚未发现不妥之处”,同意远景出版社在台湾出版金庸的小说。金庸从此在台湾有了出头之日。

在沈登恩为解禁金庸小说而努力时,台湾两大报纸《中国时报》与《联合报》围绕金庸小说的解禁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因为沈登恩曾向《联合报》总编辑张作锦承诺过,有朝一日金庸小说解禁时当优先通知他。因此,他在1979年9月6日一获知解禁事宜,马上电告张作锦。张作锦请他即刻到《联合报》商谈,决定让金庸的《连城诀》先行见报,和台湾读者正式见面。

9月7日上午,也就是《连城诀》在《联合报》刊出的头天,《中国时报》副刊主编高信疆气急败坏地来远景找沈登恩,相告老友:若输掉金庸这场仗,时报老板余纪忠一定会炒他的鱿鱼,要沈登恩把金庸小说全部让给“人间副刊”连载。好胜心极强的高信疆软硬兼施,几乎要绑架沈登恩。沈登恩实在没有理由拒绝老朋友,何况,能让台湾的中国人多一些认识这位本世纪华人杰出的小说家其人其作,正是他争取解禁金庸作品的最大目的,因此就答应下来。

沈登恩“笑傲江湖”,争取解禁金庸小说进而率先引进出版,犹如一颗炸弹响彻在台湾文化、出版界的天空。另一位在华人世界享有盛誉的武侠小说家温瑞安曾如是评价彼时的沈登恩:“沈登恩人很年轻,个子并不高大,故台北文化界朋友称他为‘小巨人’。”

当金庸热在全球华文读者中持续升温之际,沈登恩深知自己印行《金庸作品集》的初衷并不仅仅是供人消遣,他也希望世人不要仅仅把金庸的小说当作纯娱乐、消遣的快餐。使他高兴的是,不仅屡有读者反映渐次看出金庸小说的“不简单”,而且一些学者、评论家也盛赞“别有系人心处”(曾昭旭教授语)。1980年10月,沈登恩首倡“金学研究”一词,并策划出版一系列《金学研究丛书》,公开向海内外征集金学研究稿件,使金学研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远景陆续推出三十来种金学研究的专著,沈登恩对金庸文学地位的早日形成具有特殊作用,他也由此和金庸成了好友。新加坡武侠小说家温瑞安曾披露一事:有段时间港台盛传远景周转不灵,有些出版人便开始打金庸作品版权的主意,他拿此事相询金庸的看法,金庸断然道:“我跟沈先生是好朋友,除了出版我的书外还有一份情感,我不想在这时候做任何对他不利的事情。”

“高级厨师”英年早逝

沈登恩为了文化的传播而不辞辛劳在四处奔走,寻找天底下的好书好文章好作者。他包里揣着印章,把行程安排得密不透风。2002年我们在北京见面时,他就惊喜地告知意外收获,说是发现了一个研究金庸的物理学家,名叫戈革。他手捧一厚叠印谱,神色飞扬地说:“戈先生为金庸小说有名有姓的人物都刻了印,共1600余个,名为《金庸小说人物印谱》,这可是大作品,我已和他签下出版合同。”

“远景”屡有惊世之作。2002年秋,“远景”以图文并茂的样式,推出了大陆著名作曲家陈钢主编的《上海老歌名典》,书中收有三百多首当年上海滩流行的老歌,令台湾歌迷惊喜有加,初版5000本定价为1200台币的“大书”上书架不久即被定购告罄。沈登恩出此“大书”,是由于他感觉到,在台湾千万民众心中,日新月异的大上海成了大陆经济发展的代名词,众多台商投资并定居上海,诸多媒体聚焦沪上的热潮,营造出了台湾民众心目中浓浓的上海情结。沈登恩评点说,台湾歌声中的“上海热”是几年前兴起的“上海热”的延续。他还表示,《上海老歌名典》只是远景出版社50册“上海风华”系列的开山之作,他希望通过文化的视角,观照上海的历史与未来,为两岸的文化和亲情联系搭架一座桥梁。

沈登恩创办远景近三十年来,从毛头小伙,到圈里圈外认可的成功出版家,不改的是那种亲力亲为跑在第一线的风格。他诙谐中带些自负地说:“我是高级厨师,要给作者和读者端出绝对可口的菜来!”

2004年元旦和春节,我们互道了问候。他说今年是他创办远景三十周年,准备搞个庆祝,届时推出《辜鸿铭》。谁料,不久即传来他以五十四岁之盛年病逝的噩耗。自相识以来,如他所祈,我一直以为彼此间的友谊能维系十几二十年呢,可现在,友谊的传递是永远“无法到达对方”了。

从与他有限的交往得到的印象是,他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在为书忙碌。他跟天底下的好人好书好文章最亲,只可惜天不假年。初闻噩耗我无泪失语,悲怆情绪终日难消。想缘分也真是如露如电,电话里再也听不到他那带着闽南腔低沉而亲切的称呼声了,世间就此少了一个时常能想及给我谈书、出书、送书、寄书的人了。

“香江第一健笔”林行止尝云:“远景出书如造林,总有一天开花结果的。”

如今,卖花人去,回望与他相识之路,依然书香盈袖。遥想当年,我祝远景能成百年老店,他含笑答以“要看孩子们的志愿”。斯人已矣,好在他贤明能干的太太叶丽卿女士“节哀顺变”后已接过摊子,承继遗志,如此,则远景的书香当会源远流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